应用扫描

您当前位置:首页>>应用扫描 >> 应用扫描

GIS生态平台 如何讲好共享经济的下半场故事?

发布日期:2019-01-25 发表者:gly 浏览次数:700次

       火了两年的“共享经济”创业热潮,似乎进入了一个略显尴尬的局面。共享单车企业一个个难以为继,网约车恶性事件频发,共享住所频现甲醛超标、囤房居奇等问题……共享经济的上半场轰轰烈烈开局,寥寥草草下场。而在地理信息产业,在共享经济的改造过程中有哪些机遇哪些坑?谁会是共享经济下半场的剩者与胜者?共享经济能否实现地理信息产业的跨界异变?我们将在共享经济的探索过程中有何作为,又会续写一出怎样的落幕剧?


      价值争夺战,GIS生态平台如何实现产业价值重聚?

       对于一个行业生态平台来说,应对的不只是软件生产或者销售的问题,而是综合解决纵向产业链接与横向行业服务的问题,是对行业及相关行业价值重新聚焦的问题。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的高效率时代,现有产业生态的造活能力在产业自身发展及相关行业需求方面都力有未逮。原来的包人包活的软件(系统)生产、服务提供模式不够了,细分领域、细分行业、个性化的需求很难得到专业产品和服务的满足。

       另一方面,地理信息产业的价值焦点改变了,正在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向空间信息服务的方向转变,这也意味着买家市场或卖家市场的转向,供需关系趋向互动平衡,没有谁是必然的“上帝”,产业价值的重新聚焦,让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团队或个人都成为了“需求”的提出者,人员及硬件的需求、软件开发或销售的需求、服务或培训的需求……而生态平台就像“许愿池”,实现每一个产业要素的最佳价值去向。
       从国内外众多的软件或服务生态平台的发展来看,对于平台价值的聚焦要先于对于平台盈利模式的追求。特别的,对于一个行业性平台来说,其成长是非常不易的,在其外延存在壁垒的情况下,专注于行业价值、平台价值,才能寻求平台的成长性与盈利性,否则,谈再多的商业模式也没有意义。
       以中地数码推出的smaryun 生态平台为例,其平台价值何在?
       首先,作为平台第一个价值肯定是链接的价值,而且这个链接是双边的。例如,通过平台可以让团队或个人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者以及需求者为全国的用户,甚至是国外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或这类平台,他们可能只能为特定的客户提供相应的能力,这是smaryun平台的基础价值。
       第二是平台的数据价值,生态平台中,有很多数据,有交易数据,参与者的行为数据,还有很多过程数据和结果性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及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很多信息,例如,基于产品及服务提供情况进行平台优化,同时可以针对每一个垂直领域去挖掘更多的交易和更多的品类。


      “配对”的意义 ,GIS企业如何开启蓝海战略?
       Uber 曾把其所在做的交通比作了水、电、网络一样的东西,而其目标是“让交通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人都像流水一样可依赖”。只要打开 Uber,永远能叫到你需要的车。
       而在地理信息行业,业者也往往将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作水、电、煤气一类的基本需求。想象一下,只要打开水龙头,永远会有水流出来。只要通过生态平台发布需求,永远能满足你的各类行业需求。这将是产业生态的意义所在。
       和西方GIS 应用发达的国家发展路线非常相似,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大体已经走过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GIS中的信息和数据开始被重新整合,并加以利用。这也意味着地理信息企业在红海市场竞争强度会越来越大,寻求增量也越来越难。这时候有两条路:要不开拓海外市场,可能还有更多用户,但是国际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不就要精耕蓝海市场,捡起所谓的“鸡肋”,微服务、轻应用、小项目,在非传统的GIS 领域和人们的生活中也存在大量GIS 的应用需求。而互联网领域对于各种大众化O2O和LBS 服务模式的探索,已经为新的产业生态以及生态平台提供了诸多经验借鉴。

       行业生态平台与一众的电商平台、应用市场、威客平台均是各自行业线下行为的延续及完善,但也因各自行业特点,行为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以淘宝为例,电商时代淘宝是这个行业的一大翘楚,淘宝所做的是尽可能的垄断购买商品的流量,通过流量分发带来巨大的利益。

       而GIS 生态平台,以smaryun 为例,其本质上是一个GIS 行业的共享经济平台,其目的不在于垄断产品或是服务流量,其策略应该是响应需求做分发“配对”。

       生态平台要实现的是地理信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因为服务商有产能限制,且大部分的产品、项目和服务都是个性化的,所以共享平台的主要功能要做大规模个性定制、做“配对”。 相比于传统的找产品、找项目等人工或公司对“配对”的统筹方式,共享平台要做的是以平台的方式做统筹,当客户有需要时,平台自动就能选出最适合的产品或服务。产品或服务的交易肯定是双向被选择,可以说是一种各得其所,使供需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并且随着对于产品、服务、客户等行业资源的聚集,随着交易量的增加,平台上的数据不断沉淀,平台数据价值不断显现,“配对”也会更加精准。

       平台的“配对”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使供需双方的“配对”尽可能精准。其次,平台也要保证为平台的生产者、服务商提供完备的技术支持、商业服务,并严格管控卖家,保证平台及服务商尽可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寻找痛点,如何避免共享经济趟过的雷?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商业的本质始终是创造价值,途径是技术创新和流程改革。而借以新的产业生态平台,我们要如何构建回归产业发展的本质?其中难点与痛点,我们也需一一厘清。

       一,生态平台的构建与运行是对产业模式的重构,而不只是产品、服务形式的重构。

       我们常常拿互联网领域的经验作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借鉴,但二者在产业规模、发展模式等方面,终究存在很大的区别。

       地理信息行业比较特殊,由于定位于基础信息,它不会代表整个产业链的全部,也意味着它的商业模式很难形成闭环。整个地理信息产业在一段时期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会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仍然是GIS 市场的投资主体和用户主体。这意味着因为整个产业最下游的产品是地图,无论是纸质地图、电子地图或者其他展示形式,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很难单纯依靠地图盈利,只有作为IT 大产业链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应用入口”,它的价值红利才能得以在应用中体现。

       所以,以产业长远计,无论是对于用户还是服务商来说都应该减少重复性投入,特别是在基础地理信息领域的系统研发、项目建设。因此,地理信息产业的生态平台也不宜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大量的投入,而是尽量低成本获取拿来即用的资源,使GIS 应用的成本门槛和技术门槛进一步降低。GIS 技术在发展,新的产业生态平台应该让用户更多关注和思考使用GIS 建立何种商业运营模式,而不是单纯的产品本身。

       二,从线下到线上,GIS 产业生态的关键能力是优化产业资源配置,而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的互联网化。

以GIS 软件研发为例,互联网对传统领域挥刀阔斧的改造让几乎所有企业都在迅速互联网化,直接结果就是软件服务需求的迅速膨胀,但不同于传统的软件研发必须重度依赖线下。随着云计算概念的兴起,云主机、云存储、云开发等概念和技术的应用,软件开发这件事情,开始真正有机会脱离对线下的依赖,远程线上软件开发交易真正得以实现。

       但正像行业内外众多的软件众包平台一样,大多是在探索现有研发、交易模式的另一种可能,目的在于满足非常零碎的、不确定的、层出不穷的、需要及时应对的需求。原来的大型软件或系统却不适用这种模式。以大型系统集成类项目为例,现阶段来说,仍主要以线下的包人包活的模式进行,包括中软国际解放号在内的众多软件众包平台,仍未将自己的主营业务、主要客户进行互联网化的交易模式重置。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半线上”的模式,供需双方在平台上往往是第一次接触,因为彼此不熟悉,会需要中间方做担保,先承接下来任务,然后包给产品或服务提供商,平台过度时期这种情况占一定比例。尽管交易场景变为了远程,但也只是“匹配”阶段由线下转为线上,要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时尚早。

       三,如何把控生态平台的信誉度,关键看生态平台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生态平台作为一种典型的共享经济模式,也承受着该模式之下所有行业共同面临的痛点,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平台,如何把控供需两方的信誉度。从共享经济的龙头出行行业来看,无论是滴滴还是优步,直到现在依然会面临双向信誉问题,如何让平台可信,提供足够的信用背书,是平台得以运营的首要前提。

       这首先考虑的就是平台的“配对”机制,平台通过智能化筛选,将几率最高的服务方优先推荐给需求方,也将需求方最准确的意图传达给产品、服务提供方,尽可能提高“配对”效率和准确度。同时,也要引入咨询、第三方测试、安全测评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提供方,覆盖项目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保障产品、服务质量。

       这首先考虑的就是平台的“配对”机制,平台通过智能化筛选,将几率最高的服务方优先推荐给需求方,也将需求方最准确的意图传达给产品、服务提供方,尽可能提高“配对”效率和准确度。同时,也要引入咨询、第三方测试、安全测评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提供方,覆盖项目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保障产品、服务质量。


       生态圈探索,Smaryun能否扛起GIS生态改革大旗?

       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的深入和成熟,尤其是在未来的5G 时代,万物互联必将成为必然,开放标准和互操作平台的发展,使数据标准和架构完全透明,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地理信息;GIS 和IT 技术也会结合得更为紧密, GIS 系统和应用越来越智能化、大众化,真正能做到让人人享有无处不在的地理信息服务。

       未来的用户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各种创新应用也将层出不穷, 中地数码也提出GIS 生态圈的新思路,以GIS 软件与应用为核心,构建面向需求收集、软件开发、软件交易、软件服务、集成应用等为一体的全新软件生态链。每一个人都将可以在这个可不断扩展的生态圈中自由享有自己关注的信息、服务,构建属于自己的GIS 生态。

       在2018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中地数码发布了其生态创新1.0 战略。其核心思想是希望中国GIS 企业在全球GIS 平台、解决方案、高质量服务的红海博弈中不断创新提升的同时,又能兼顾具备长尾特点的蓝海区域,通过开放式创新,构建全新生态平台, 整合行业资源,实现产业内外智力、应用、资源共享。

       创新1.0 战略其实是个两肩挑战略:一肩要扛起突破自主核心技术,提升国产GIS 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重任;另一肩要挑起地理信息产业开放式创新,实现融合式共享到生态共享的未来。作为自主创新的民族品牌,MapGIS10.3 的推出即为创新1.0 战略的一肩,致力于研制有国际竞争力的GIS 产品。

       目前参与到创新1.0 战略的成员除了中地数码集团外,还有接近100 家企业和高校。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高校参与到这样的战略中来,为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