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扫描

您当前位置:首页>>应用扫描 >> 应用扫描

面对城市内涝:与水共存,与水为友

发布日期:2017-02-22 发表者:gly 浏览次数:773次

每逢暴雨,城市内涝几乎是如影随形,“城里看海”、“城里捕鱼”……在一番番戏谑背后,也是对挥之不去的内涝阴影的心有余悸。

在某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工看来,内涝频发是多方面综合原因。比如气候原因,当前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明显,局地暴雨、台风增多,是内涝出现的客观原因。再如,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城市扩张,排水流域增大,雨水径流量随着硬化面积的增加而增长,而下游排水通道,如管渠、河道等,由于建设空间受限,往往难以增大或拓宽,如不采取有效的蓄滞等消纳措施,单纯依靠传统快速排放的措施,势必会造成城市内涝频发现象。雨水管道、泵站、排水河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偏低,也与高速发展的城市不相匹配。

面对内涝,王工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近期不要想着去根治内涝,应该树立“与水共存”的理念:城市只要将雨水有效管控,不让雨水形成灾害,它倒是一种很好的水资源,是我们的好朋友。


与水共存,让内涝灾害软着陆

记者:近年来,相关各部门虽然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城市里看海的情况还是屡有发生。

王工:这是很正常的。这与我国所处阶段是很相关的,毕竟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包括人才、管理体系等各方面都难以逾越这个阶段,所以内涝防治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在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中也提到“全面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减灾能力,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估计还需要更长时间。雨水管道、泵站、河道等基础设施提标改造或新建,需要资金投入、立项和建设,这些都需要时间。

短时间彻底根治内涝是不现实的。工程设施建设标准不能无限放大,总有高限,总存在超过高限的降雨情况,只是概率低而已。个人认为,内涝是始终存在,消除不了的,但可以让内涝积水对居民不造成灾害。我们与荷兰、德国、日本等国交流,他们的观念是“与水共存”,他们认为水是人类很好的朋友,对于城市而言,只要将雨水控制得当,让它待在不发生灾害的地方,它就是一种很好的水资源。例如让它渗到地下去,让它待在绿地里,让它待在调蓄水池里,或不重要地区等等,这也正是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

国际上当前也流行另一种观念,即采用resilience弹性措施来应对城市极端天气造成的内涝灾害,让内涝灾害“软着陆”,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并且使城市正常功能能够迅速恢复。Resilience措施包括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如设置防水门窗、防水档板、临时防水墙、抬高入口地面、教育宣传等等。


古人治水经验值得学习与继承

记者:针对像故宫这样的古建筑或一些老城区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而一些新城区却内涝现象严重,您怎么看?

王工:首先,古人许多治水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我个人认为北京旧城地区古人治水理念主要体现在“防、疏、蓄”三个方面上。古人修城,一般要修城墙,城墙的另一个“孪生姐妹”就是护城河。北京旧城也就是现在二环以里呈“凸”字形,外围原来是城墙,有城墙就有护城河,即东、南、西、北护城河,城墙和护城河的作用除了保护城池以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抵御洪水,西山洪水来了,通过西护、北护、南护和东护城河将洪水绕城分流至旧城东部下游通惠河,大大减少了洪水对内城造成灾害。

旧城内的房屋地坪高程一般较外部地面高,竖向控制得很好。房屋、宫殿都修在高处,出门台阶下来才是道路,居住区支路高于外部较宽的次干和主干路,雨水从屋顶落下至庭院,再顺向流至屋外道路和更远的次、主干道路,最终坡向内湖或河道,是最好的地面流“大排水系统”,较欧美国家要早几百年历史。旧城内原来河道与湖面水系比较发达,除景观、漕运功能之外,起到了良好的蓄滞雨水作用,蓄滞后一部分可以利用,另一部分待下游洪峰过后再行排放,可以有效错峰,大大降低下游洪水风险。这些理念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不断总结和继承的。

以往新城区建设,一方面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硬化面积加大,流域面积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建设用地紧张,河道与内湖面积不增反减,洪涝水渗、蓄、滞的能力减小,势必造成地面雨水径流量的增加。如果对地面雨水不实施有效地管控,排水设施能力低,加上忽视地面竖向规划,就很容易造成水“从高流向低处”,大量汇入城市低洼处,造成严重内涝。


地理信息技术是辅助规划设计的重要工具

记者:气象、市政、水利等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以及对外发布信息的情况是怎样的?

王工:相关部门会完全共享,比如我们与排水集团、气象、水文、防汛办一直保持着信息共享。当然,有些数据在整理判别之前,不会面向公众或其他单位公布。比如气象预警数据就必须有防汛办认定后,才能去发预警。防汛办得到雨情和积水点数据,能否利用短信平台发送给市民,也需要跟政府、水利、水务局、气象共同协商。这是很严谨的。

记者:不论是新城规划还是老城改造,信息化投入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请介绍一下目前在这方面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地理信息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

王工:我们每年都在进行雨水系统GIS数据库的动态维护,因为传统规划方法相对来说是解决不了内涝问题,尤其是调蓄设施的规划设计,还是要通过信息化平台作为辅助工具去开展。可以说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规划设计部门辅助规划设计的重要工具。

我们也在与国际接轨,包括风险图分析、城市内涝防治应用数学模型建设,这两年完善了中心城基础管网、河道、泵站的基础数据库,基本上为制定规划方案、防汛办抢险救灾,提供了技术支撑。早在奥运期间,我们就采用信息化技术模拟出来有一些积水点,防汛办就提前在这些积水点做了预案,包括人员的配置、排水方向等等,都可以模拟出来。


综合管廊意义明显,但要健全体制、机制

记者:812日《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对于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您是如何看待的?

王工:综合管廊在城市密集区建设的话,意义是很明显的。综合管廊相对直埋式管道而言,可以减少反复“拉链式”施工带来的经济费用和对交通生活造成的不便,也可以便于在线实时监控,延长管道寿命,提高管道安全运行水平。

此外,也有助于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水平,改变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的局面,降低城市综合管理成本。

但是,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也需要注意几点问题。一是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并且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二是我们可以先通过试点地区、试点路段,在必要性论证充分基础上进行实施。三是体制和机制需要健全,尽快制定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法规,明确建设和管理主体、落实投资运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