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

您当前位置:首页>>案例实践 >> 国土

不动产登记“寿光模式”,照见自然资源管理最佳姿势

发布日期:2019-04-24 发表者:gly 浏览次数:1823次
        寿光,赫赫有名的中国“中国菜都”。

       这个只有110 万人口、2000 多平方公里,山东省的一个普通县级市,在全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这似乎是个奇迹之地,我们也有必要循着它最为人所熟悉的地方——土地,去了解这个普通县城的不同之处,探讨寿光在不动产以及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全新探索。

     

       创新登记模式“零见面”服务接轨“互联网+”

       近日,寿光市王女士在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不动产抵押业务。“现在只和银行打交道,省心,(和以前相比)效率高了很多,还不用银行和不动产登记中心两头跑。”王女士说。王女士办理的是公司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只用一个多小时左右就完成了房产的抵押登记,并且收到了不动产抵押登记证办理完毕的手机短信。

       “说是创新,其实也是逼出来的。”寿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孟祥明说。过去,在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时,需要在银行和不动产登记中心往返多次,有时候,因银行放款时间与不动产抵押登记办理存在空档期,为避免空档期         房屋被查封,有的银行要求与借款人一起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再次开具房屋无查封证明,还要再跑一次。

       得知群众反映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往返跑现象比较严重,寿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专题研究后,推出了“零见面”服务。

       “将抵押权登记业务受理环节授权银行代办,我们在后台审核登记后,银行工作人员便可在银行直接打印不动产抵押登记证明。”寿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孟祥明说,这样,企业和群众申请办理抵押登记,从申请到出证全程网办,实现了“零见面”。

       寿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和寿光农村商业银行的系统对接后,市民在寿光农村商业银行便民服务点办理抵押贷款业务时,同步申请抵押登记业务,不需要再去登记机构即可办结,全面实现抵押登记快速办结,大大提升了寿光营商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在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办理抵押登记业务,除了人工办理,还实现了人机交互办理,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专线核实用户真实身份并通过光闸将业务信息和电子材料同步传送到不动产登记内网平台,登记机构可以在线受理并审核登记资料。

       目前,寿光局已经与各大银行对接,推动“零见面”服务的移植、扩展,确保全市各大银行都能开展该项业务,为全市软环境建设再创一张新名片。



       优化窗口服务,让"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

       办事群众“只跑一次腿”,就可以 办理完成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这是寿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机制体制,提升服务质量的一个缩影。

       记者来到寿光市不动产登记大厅,看到了一片井然有序的场景,咨询台、服务指南等一目了然。咨询台前,工作人员在逐一审查资料,告知流程,提示注意事项。受理窗口,“请问您需要咨询什么?”“请问您需要办理何种业务?”“请问您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业务人员面对络绎不绝的办事群众,始终面带微笑,专注审查材料,耐心解答疑问。

       “不动产登记对于群众来说是大事要事,容不得丝毫的差错,受理工作人员不仅要细心、耐心,更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丰富业务能力,”孟祥明说,“这是我们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

       寿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受理人员每天至少提前30 分钟到岗,总结工作经验,交流工作心得。“不动产登记工作岗位上可能很难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因为其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位在岗人员都踏踏实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奋斗着,做着点点滴滴的小事。”谈到自己所在的团队,孟祥明充满自豪和敬意。

       为了让群众在一个窗口“一次办好”。中心精简或取消了部分材料和环节,着力提升登记效率,优化服务水平,将原来的3 个部门、6 个窗口、17 项材料,串联受理合并为4 项材料和“一个窗口受理”,将原来的90 分钟受理压缩为30 分钟之内联合办理。同时,开展业务合并受理、批量办理。例如:预告登记、预告抵押登记等两项业务合并,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完成两项登记。对于多个不动产单元抵押,可以提交一次材料,批量完成业务办理,实现了业务受理“从一到多”的提升,减少了群众重复提交材料。

       此外,随着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推进,寿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也将登记窗口向基层乡镇延伸。在全市15 个国土所(分局)全部设立不动产登记窗口,专门受理宅基地及房屋所有权登记业务,从申请到审批全部通过网上登记系统完成,农村群众足不出镇便能受理宅基地登记业务。并针对业务量大、集中的小区,推出上门集中受理模式,群众在家门口便能受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后发先至破解信息化建设硬核难题

       2018 年6 月,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

      “不动产登记要真正实现便民利民,首先要打破信息壁垒,在此之后业务服务才能从能办,转变为快办、好办。”谈起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孟祥明深有感触。

       2016 年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后,全国各省市陆续发出首本不动产权证。寿光市并未匆忙上马,直到2016 年8 月29 日才正式开展业务。因为不动产统一登记需要多部门系统推进,需要实现部门整合、业务流通,而前提是数据通。如何实现数据整合共享,如何再造业务流程,是不动产统一登记特别是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寿光如何解决?

       寿光市在自然资源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并且在技术及模式上参照成果突出的上海、江浙等地区,各部门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寿光市地籍管理相关数据比较全面,并且很早就进行了信息化的管理,并注重对历史地籍数据的不断更新完善,特别是在不动产测绘数据上比较全面,所以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全面开展前,寿光市就拥有了很好的数据质量基础。

       在多部门合作及信息共享方面,寿光作为一个县级市,为各地特别是市县不动产登记工作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孟祥明告诉记者,要实现数据的共享,首先要解决的是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再有就是要解决各单位的意愿,也就是大家要愿意把数据拿出来。

       第一个问题,从技术上讲没有难度,但耗费的周期非常长,工作量也很大。需要从信息化建设之初,就做好规划,定好标准,寿光市不动产登记国土、房产、测绘等相关部门及企业,实现对基础数据及业务数据的整合,基本满足了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随着机构改革进行,不动产登记也逐渐将林业、海洋相关业务纳入进来。

       第二个问题,普遍意义上讲,单位不愿意拿出数据,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涉及部门利益,不愿拿;数据质量不高,怕担责;即使不拿也不用承担后果,不必拿;拿出的数据要避免隐私泄漏和安全风险,不敢拿等。

       核心解决之道,是立法。2018 年3 月印发的《寿光市数据统筹工作实施方案》,对于数据采集、整合、共享、开放、应用、安全等做出了全面规范。由此,寿光开始更为顺畅地推动各单位的网上审批等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同时,梳理形成公共数据共享需求清单,进而形成相关责任部门的责任清单,协调推进各区、各部门编制数据资源目录。

       据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主要建设单位中地数码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寿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基于MapGIS 中间库技术,在中心与各部门单位之间进行逐步的数据整合服务,确保各单位能专注于数据整合共享,提升效率。同时,也会向各单位详细介绍共享交换平台的安全保障措施,打消大家的疑虑。

       各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共享,形成了一个通畅的业务网。基于此,寿光不动产登记工作得以优化业务流程,为群众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一期做功能,二期做安全!”孟祥明再三强调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动产登记过程中的横向数据共享和纵向信息汇交,对于数据保密和系统安全的保障一定要放在首位。寿光在不动产信息化过程中十分注重加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分析和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制度和技术手段上做好保障,防止数据信息的泄露。

       同时,寿光在不动产权证上独有创新,专门设计了防伪标签,保证每个证书都是唯一的,以保障群众的不动产安全。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动产登记实施以来,寿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为企业、群众做好服务、做优服务上步伐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