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

您当前位置:首页>>案例实践 >> 公安

鄂尔多斯:用PGIS打造公安“天网”

发布日期:2017-02-21 发表者:gly 浏览次数:2596次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个地方三面被黄河环绕。十三世纪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途经此处,将这里定为他的长眠之地。这里的蒙语地名是“鄂尔多斯”,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GDP连年攀升、增长竞争力位列全国前茅的鄂尔多斯,凭借丰厚的经济实力,在一片荒漠中建起一座新城——名叫康巴什。康巴什的建设,使得鄂尔多斯成为了名副其实拥有“众多宫殿”的地方,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的这片新区,拥有城市职能的各种政府及商业建筑,居民小区、艺术馆、图书馆、商场比比皆是,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你能看到很多崭新的建筑上挂有统一的蓝色牌子,上面标注着街道门牌号,这些就是每栋建筑的“标准地址”,有了它们,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就有了日常业务里最常用的地址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也成为了鄂尔多斯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的基础数据,为进一步的分析、应用提供可能。目前鄂尔多斯全市已经录入了30多万条标准地址,大约占比全部地址数据的2/3,并且随着城市建设还处在不断的更新过程中。而标准地址库建设只是鄂尔多斯公安信息化的一部分,包含各个警种的指挥调度平台等建设内容,以不输鄂尔多斯城市建设速度的高速发展,保卫这座崭新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国家标准基础上的深化

       走进鄂尔多斯市公安局科技信通处的办公室,一抬头就能醒目的看见两块牌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示范单位”,“北斗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信通处的巴图那顺处长向我们介绍到,“20109月,鄂尔多斯市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平台项目建设示范城市;20116月底完成10个业务应用的建设任务,随后鄂尔多斯公安局在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后的实战阶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在实战中演化出新的需求,对PGIS平台和数据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在二期建设中对一期项目进行升级维护,结合GIS技术实现警用业务数据空间化管理及在此基础上的空间分析,同时开发多个新业务应用系统,为治安管理、消防管理、交通管理、网吧管理等各警种及相关行业管理、决策、预案等提供高效信息化服务。”

     “我认为信息化工作有三个步骤:第一是策划,前期策划PGIS平台在公安工作当中,可以代替的工作,简化警务工作业务流程;第二是建设,真正地把这个平台在我们公安网上搭建起来,在地图上显示所有警务活动,从防范到案件开始、打击,及后期,都可以看到;最后是应用,将平台成为我们日常警务工作最得力的工具。我们鄂尔多斯的公安信息化建设一直在进行,目前可以说基本建设完成,在开始运行的阶段,平台所能呈现的作用虽然还没有完全显现,但已经给我们带来许多可观的变化与提升。我们的平台在很多层面上是国家标准基础上的深化。”巴处说道。

       这种深化体现在哪里?到底鄂尔多斯市的PGIS平台能达到什么水平呢?巴处举了几个例子。“一是案件散点及区域分布,按照案件类型统计,从旗区、派出所甚至警务责任区的案件分布,直观的展示在地图上,对案件高发地进行重点布控;二是防范工作地图直观展现,如果你是康巴什的一位社区民警,那么这个社区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人口基本资料、流动轨迹,从社区到区县,再到市公安局,你都可以在地图上查询,为打防控工作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带来很大方便。再比如说,每个案件接到报警后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实现定位,同时案发地周围的出租汽车信息;宾馆信息,宾客里的入住信息;案发地到机场的时间,将要起飞的航班信息;以及附近的公共汽车、长途汽车信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立即在系统中查到。不夸张的说,无论犯罪嫌疑人上天入地,我们都能查到相关的信息,让他无所遁形。”

       也许以后随着全国达到鄂尔多斯PGIS平台所能实现的功能这样的城市越来越多,我们在公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将会很少再看到警务人员拿着笔记本挨家挨户的进行调查,全部靠实地访问取证,更多的是看到有这样一个PGIS平台,集成了警综平台、信息共享平台、视频联网平台、卡口系统等多个平台系统,协同高速办案。

 

      360秒接处警

       虽然每个普通人身陷警务案件的比例不高,但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你遇到犯罪分子时,最基本的想法是什么?找警察。警察能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问题就不会再向不好的方向发展。鄂尔多斯市的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360秒接警、处警全流程,以最快的速度处理警情,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这6分钟的时间是如何实现的,信通处的白海亮副主任向我们详细的做了介绍。

     “110中心接到报警电话,询问警情,确定案发地址,在地图上标注案发位置。这个位置是如何确定的?考虑到也许报警人并不清楚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我们在全市都实现了路灯杆标注编号,每隔十几米就有一根路灯杆,通过报警人指出其周边的路灯杆编号,我们就能在地图上确定报警人的位置。再查询周边警力情况,通过数字对讲机(具有定位功能)联系最近的民警赶往案发现场。这里面的民警不单单是正在执勤的巡逻民警,还包括消防、交通等各个警种的警察,只要是发生紧急情况,谁离案发地最近,以就近处警原则执行任务。当相关警务人员到达案发地,会回传给指挥中心到达信息,地图上的指示灯会变成绿色,代表有警务人员已经到达相关区域。这样从接警、派警、处警整个流程,不超过360秒,通过PGIS平台基本实现了。”

       其实,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的话,其中的各个环节都不能有差错,无论是标准地址、定位、基于地图的位置分析等等,环环相扣才能实现360秒的奇迹。

 

      多警种开发多应用,撒下科技“天网”

       如果说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是鄂尔多斯的四大“宝贝”,那么“数据”就是鄂尔多斯公安信息化的最大“宝贝”,没有了四大“宝贝”鄂尔多斯的经济也许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没有了“数据”,再好的PGIS平台也形同虚设。因此,从一开始,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据采集工作,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标准地址数据,还包括警务工作中涉及的所有业务数据,如网吧数据、消防数据,甚至是地图数据。打赢了数据这场战役,也许公安信息化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

       当然,白副主任也提到,“我们正在花大力气进行数据建设,但现有的数据也存在数据共享受限制的问题。例如网吧数据,主要是关于每个上网人的上网轨迹,网安支队都会有记录,但这个数据是在省厅里面的,涉及泄密问题,所以我们如果需要这个数据,就要向上汇报,协调后才能实现共享。包括技侦的手机定位信息也是有这方面的问题,市民是不愿意提供这种隐私数据的,但有时确实是我们工作中需要的数据,所以这方面的共享问题还要继续协调解决。”

       假如数据是PGIS建设的左膀,那么应用就是它的右臂。在一二期的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中,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利用公安部的PGIS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系统建设,如在二期建设里设有情报PGIS,就是要把一个人的轨迹,包括住店信息、手机信息、上网信息、出行信息等等整个个人信息全部纳入进来,做成一个综合的情报分析研判系统。这种信息研判工作对于现在的反恐工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再比如开展的大型安保PGIS系统建设,涉及三维GIS等的相关应用,也将为2015年在鄂尔多斯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服务。

      随着公安信息化的逐渐深入,综合各个警种的PGIS应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现在的投入是为了明天的变革,正如巴处所说,科技强警,不仅是通过信息化的应用节约了传统警务工作的成本,更是在实战中能够提升工作、办案效率,用科技手段造就一张警务“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