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淮安市公安局智能指挥调度平台”通过验收,随之就显示出了不可小觑的威力,成为PGIS项目典范之作。但是四年以来,淮安市公安局丝毫没有在已有的成绩上沾沾自喜,而是充分利用平台的影响力,从实战中提需求,开发出了更多的PGIS智能应用,服务平安淮安、平安中国的建设。
在第一次报道淮安PGIS项目的三年后,记者“故地重游”——重访淮安市公安局,就淮安PGIS建设,与指挥中心信息通信处唐海翔主任、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处胡坤警官进行了深入交流。
淮安PGIS二期升级,推动警务GIS改革
2012年,淮安市公安局PGIS二期项目依托MapGIS平台开始升级改造。在这之前的2010年,同样依托MapGIS平台建设的淮安市公安局PGIS一期项目即“淮安市公安局智能指挥调度平台”通过验收,且荣获了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优秀工程金奖,并被公安部列为全国PGIS建设示范项目,在全国公安系统中进行推广。
“现在不是技术引导时代,而是时代引导技术。”在谈到基于怎样的考虑来升级平台时,唐主任如此表示。“智能指挥调度平台的优化、升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平台是要与实战结合的,而实战中肯定会产生更多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在技术层面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指挥中心信息通信处人员先运用后调整,边调研边升级,主要根据业务主管部门——指挥调度处提出的一些业务需求,对指挥调度平台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和完善,使平台与公安业务契合得更加紧密,更有利支撑公安的工作。唐主任认为,在警务GIS改革方面,指挥调度平台产生了三方面功效:
一是社会面控制力显著增强。平台集市县区指挥调度、GPS车辆定位、350兆对讲、视频监控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实现了点对点扁平化指挥,能够及时调度指挥离案事件最近的巡逻警车和民警出警,确保精确指挥到岗、到车、到人等最小作战单元,极大地提升了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明显强化。淮安公安利用电子地图可视化的特点,在地图上直观地标注案件位置坐标,为综合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精确制导社会面巡防防控。并且整合公安各业务部门和社会面上的各类资源体系,形成了多警种综合、协同、统一、高效的警务管理格局,实现了在线指挥调度协同、巡逻防控考核管理。
三是推动了警务模式转型。通过移动警务技术将平台延伸到实战的最前沿,实现了警情坐标现场采集和社区采集数据自动上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改变了勤务运行模式,实行动态警务运行模式,将警力投放到治安复杂区域,警务工作前移至街面社区。
应急处突,科技、预案一个都不能少
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案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这也对警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公安部要求,目前江苏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武装巡逻。
唐主任表示,针对如何应对目前严峻的反恐以及社会治安形势,淮安市公安局一直在思考、总结,除了以武装警力进行威慑之外,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依托以智能指挥调度平台为代表的系统,科技强警。
“比如,当案件发生后,需要调配警力进行布控,如果按照常规的方法,一般是根据经验去一些出城口或重点场所布点,也许这种布点在某一个区域来看是科学的,但若是与其他区域整体来看,就会有遗漏。而利用智能指挥调度平台,首先可以在地图上自动检索重点区域,比如大型活动场所、交通运输车站、党政机关等等,这些点位会一次性的在地图上呈现,进而连成线,扩大到面,再去规划布点,这样就不会有遗漏。做到了科学规划巡防管控点位。”
而一旁的胡警官补充说,还应完善应急处突的预案系统,这也是在平台二期升级中重点做的一项工作。“将处置经验汇总,做成预案,再面对类似情况时,就可以快速响应。我们指挥调度部门已经将这些预案使用在了最前线。”
不久前,淮安警方协助盐城警方抓获了一起案件的嫌疑人。当时,犯罪嫌疑人劫持了一辆奔驰车,当现场出现警车后,犯罪嫌疑人将劫持的人质直接丢弃,开车逃跑。
依据之前制定的预案,在盐城滨海案件发生以后,盐城警方就通过审批向全省发布了布控堵截的指令,犯罪嫌疑人在经过淮安时,淮安的警方依托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并将其与工作助手平台合二为一,形成点对点的指挥,点对点地了解卡口上民警反馈的情况。再依托视频监控资源,快速地发现了犯罪嫌疑人。指挥调度处综合现场实际情况,快速进行了警力部署,形成包围圈,在对犯罪嫌疑人逃跑的轨迹路线做出预判后,实施快速的抓捕和堵截,最终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4G、云平台打造普及化智能警车
在香港的警匪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犯罪集团在屋内进行交易,而外面的警方正在一辆布满仪器的警车上进行监控。其实,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智能警车就是一个移动工作站,包括终端分析、研判、视频监控等工具配置齐全。
而唐主任表示,在智能警车这一领域,依据国情,国内有着自己的想法,即要实现普及化的智能。所谓“普及化”,也就是每一辆车不管配置如何,最终还是主要依托公安局或者机房。
目前,暴力恐怖案件、重大刑事案件呈现出新的态势,一线警务人员能否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态势,就成为能否将社会稳定威胁降到最低点的关键因素。
随着网络传输的高速发展以及公安内外网安全接入技术的不断完善,淮安市公安局也依托MapGIS移动警务作战平台,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据悉,目前已经配备了GPS终端的警务通3100多个、警车900多部。尤其是在智能警车方面,淮安公安局有着自己的设想,目前已实现了地址数据采集、巡防管理、同组查看、实时调度等功能。
智能警车的“智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表现在视频监控上。而这必须借助无线技术,因此对网络传输要求非常高。但是,因为视频传输量较大,加之在2013年以前,网络传输速度还难以实现及时通讯,所以此事被搁置了下来。
而如今,中国已经进入4G时代,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因此,唐主任与胡警官均表示,为了更好的服务实战,提供移动警务的作战效能,正计划利用现在比较成型的4G以及云平台等技术进一步深入开展移动视频指挥调度等各方面的研究。
淮安公安局信息化人员也在与MapGIS平台的研发人员积极地做着交流和准备。其实,多年以来,双方一直在努力进取,助力淮安公安信息化处于江苏乃至全国领先水平,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就是最好的证明。据悉,今年MapGIS平台将推出最新的云GIS软件,搭建云GIS架构,而这也会为创建平安家园提供更大的帮助。
赋予标准地址库空间概念
今年2月,公安部规定:将用3年的时间清理整顿户口和身份证信息“错、重、假”问题,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
我国公民已经有了统一的身份证明——身份证,但由于地址管理机制的问题,比如发证单位不一致,同一个地址,可能公安会发,民政也发,导致地址一直没有唯一的标识。所以,今年淮安市公安局PGIS建设的一个重点工作是进行标准地址库建设,目的就是把数据整合到一个公共信息库中,进行统一发布、统一使用,以加大运算速度。这也是从2014年开始,在未来三年全国公安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
所谓标准地址库,就是实现所有地址唯一坐标,唯一名称,制定包括公安领域在内的所有领域的统一标准,比如“深圳路22号”,就不能出现“深圳路二十二号”的情况,而其他门牌号也应采用阿拉伯数字。
规范统一地址信息是最基础的一步,唐主任表示,他们会以此为契机,利用PGIS来整合各类业务数据,尽可能多的为数据资源赋予空间的概念。
“PGIS赋予了每个数据空间的概念。比如网吧数据,和网吧管理系统相关的只是若干条上网人员的上网记录,而与PGIS相关的是网吧地址,目前要做的就是将地址与上网数据关联、叠加,那么,当点击地图上网吧这个点时,就能够显示出后台所有上网人员的数据。”
在传统办案过程中,首先需要找到嫌疑人的上网信息或者旅馆住宿信息,之后再去查找网吧或旅馆的具体地址,然后再查网吧管理系统或住房管理系统中的情况,进行人员比对。而依据唐主任的解释以及淮安市公安局的努力方向,将PGIS与其他数据管理系统相结合,只需要框选一个区域,那么与区域中所有地址元素对接的上网、住房等信息,就能全部展现,并且能够进行海量比对,办案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提升。
“学会在大数据‘海’里游泳”
其实不论是智能警车、视频监控还是标准地址库建设,这些信息全部汇总之后,都会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大数据。而对警务人员来讲,在大数据面前,在繁多数据中,最期望的就是能迅速发掘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假如我是指挥者的话,监控、车辆、人员、携带的装备等等,我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全部摆在面前,这样才有利于正确指挥。”胡警官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
以警车为例,警车上装有GPS定位系统,出警时GPS定位信息会向指挥中心发送坐标,对于指挥中心来讲,需要时时储存这些信息。但是,如果同在3秒之内,有数十辆甚至上百辆警车传回坐标数据,这些信息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视频监控也是同样的道理,警务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录像观察嫌疑人、周边信息,还可以查看现场民警是否进行卡口、堵控、盘查。但前提是,这些相关信息的监控图像,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所以,如何更精确地调取所需图像,这是值得探索的。
“大数据就相当于一汪大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在大数据‘海’里游泳,否则难逃被‘淹死’的命运。”胡警官用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出了他们对于大数据的思考及重视。